首页> 行业资讯> 最新新闻
从“一袋胶片”到“一屏云影”——云胶片如何重塑医疗影像全流程?
来源:长沙博为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时间:2025/08/09

很多患者在医院拍完CT、MRI后,都会拎着一只装满胶片的塑料袋,穿梭于门诊、病房甚至异地医院。片子折了、湿了、丢了,或者因为反光、曝光不准导致二次拍片的情况屡见不鲜。云胶片的出现,让这一幕正在成为历史。

所谓云胶片,并不是一张“片”,而是一整套基于云计算、DICOM标准和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影像服务:拍片结束,系统自动将原始影像、关键图、诊断报告加密上传至云端,患者手机扫码即可浏览全部序列,支持窗宽窗位调整、MPR重建、血管提取等高级操作,实现传统胶片向智能数据服务转变,将医学影像数据(如X线、CT、MR等图像)和检查报告实时存储云端,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终端,随时随地查询、浏览、分享完整的原始报告影像资料,减少患者来回奔波和等待时间,降低辐射、交叉感染风险等。

1754716437933.png

长沙博为软件云胶片实现三个“零”:

1. 零等待——拍片结束可在手机上查看,无需排队打印胶片;

2. 零重复——跨院数据互通,医生可调阅患者在其他机构的原始DICOM,避免重复扫描;

3. 零丢失——云端备份、算法加密,支持长达15年-30年的数据存储与调阅。

对于医院,云胶片直接降低耗材、打印、人力成本。以一家日检查量1000例的三甲医院为例,传统胶片年消耗约450万元,而云胶片仅需支付云存储及技术服务费不足百万元,ROI在18个月内即可转正。

目前,国家卫健委已连续三年在《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》中点名“云胶片”,要求以数据库或云胶片形式推进检查资料共享。浙江、广东、四川等十多个省份已建成省级影像云平台,实现省内跨院互认。

未来,随着5G+云胶片与AI辅助诊断的深度融合,患者在救护车上即可将影像同步至中心医院,卒中、心梗等急救流程有望再缩短15分钟。云胶片,不仅是“去胶片”,更是智慧医疗的“加速器”。